部落格
網路隱私權重視有利於電子報行銷

一、Cookie禁用

當你瀏覽過某網站但並未登入,幾天後再度回到該網站,它會記得你一些行為,例如你曾經看過某個產品,靠 的就是該網站透過你的瀏覽器,存下稱為cookie的追蹤紀 錄。Cookie 分為第一方與第三方追蹤,如果你登入電商網站會員系統,該電商利用Cookie紀錄了你在網站內瀏覽紀 錄與設定,這是因為你已經主動透過登入方式告知電商網站你是誰,稱為第一方Cookie。

換一個場景,你一定有這種經驗,逛過某網站並搜尋產品但未登入,即使離開該網站之後到了其它網站,卻也一直出現同類型商品廣告,這就是第三方Cookie,主要都是 廣告商埋入的追蹤碼,或臉書追蹤碼。這些廣告分析追蹤Cookie,透過跨網站去觀察你所使用的行為,並利用演算 法推算你最有可能感興趣的廣告,並以精準行銷為名向廣告主收取更高費用。

但歐盟在2018年5月正式生效GDPR,對網站Cookie收 集資訊有明確規範,所以你肯定曾經去過某個網站,跳出視窗告知它們Cookie政策,詢問你是否接受Cookie或不接受Cookie追蹤,這時候你可以設定選擇。使用者在隱私權教 育下,有相當大比例就會直接拒絕接受。即使這屬於第一方Cookie,在GDPR規範下,已逐步失去對使用者資訊收集正確度。

除此之外,瀏覽器提供廠商包含谷歌 Chrome、Apple Safari以及Firefox等,都在近年提出禁止第三方Cookie追蹤做法與時程表,但這些做法也藏有彼此競爭在,例如谷歌不希望使用Chrome用戶的資料被對手使用。整體而言,在 整個產業逐步注重使用者隱私之下,對個資保護只會越來越嚴格,因此Cookie追蹤會快速被限縮。

二、手機App停止追蹤

個人數位隱私越來越被看重,除了Cookie在網頁使用,手機也越來越強調對隱私保護,蘋果手機在2020年iOS 14,就已經開始限制廣告商追蹤手機瀏覽資料,但由於網路廣告產業巨大,臉書大多數利潤都來自廣告,因此在2020年還只是小範圍嘗試這功能,也讓產業界開始認知此 轉變並做因應措施,直到2021年蘋果推出iOS 14.5就眞正開始強化對使用者隱私保護,App要追蹤使用狀態都需要事先獲得使用者同意。至此,網路廣告產業界已經體認到,想透過App去追蹤使用者數據,並藉以投放有可能感興趣廣告, 這做法將逐步被淘汰。

相對於蘋果大張旗鼓打著保護個資大旗,嚴加緊縮手機數據追蹤,並掀起在產業界巨大風浪,另一主要手機作業系統提供商谷歌,卻相對低調不太表示要全面跟進。這是因為蘋果主要收入來自銷售手機硬體,但由谷歌主導的安卓手機,自有品牌手機硬體銷售少,收入主要來自廣告。蘋果鼓吹個資保護,既討好用戶又提升競爭力,一舉兩得。但畢竟強化個資與隱私保護是產業趨勢,谷歌也逐步推出各種保護隱私作法,先由小規模試驗開始,依用戶接受度以及廣告大客戶意見,在逐漸擴大範圍。整體而言,手機App停止或限制追蹤已為產業明顯趨勢。

三、郵件收信不受Cookie、App追蹤停用影響

不論是透過Cookie或是手機App追蹤,目的主要都是 想透過廣告,給予追蹤使用者針對性訊息,發送到這些使用者。但這些向來都是暗中追蹤,即使去識別化無法眞正知 道個資,還是有侵害隱私的疑慮。因此在歐盟GDPR法規之 後,使用者逐漸對隱私議題更加注重,讓Cookie與App追 蹤都逐漸被嚴格限制。

隱私規範只有越來越嚴格,這是不可逆趨勢,但也讓行銷人員過去透過Cookie或App追蹤來進行廣告/宣傳推 送,逐漸變得不可行。反觀郵件行銷,由於郵件必須相容各種讀信程式,從Linux到Android各種版本都要相容,因此 郵件並不支援使用Cookie,也無法利用郵件App追蹤使用行為。反而讓郵件行銷在這股隱私權緊縮大浪中,持續存活下來。

如果品牌企業依照本書開頭如何收集潛在客戶郵件地址介紹,持續在網站以及社群媒體收集郵件地址,並透過電子報發送促銷優惠與有價値知識型內容,這些電子報行銷不需要透過Cookie或App這種暗中追蹤,且也不知道眞正使用 者是誰。相反的,電子報是直達收信人信箱,只要你提供郵件對客戶持續有意義,對方就會長期性打開電子報閱讀與點擊郵件內文連結。

Apple iOS 15更進一步強化個資保護,電子報的開啟變得無法有效追蹤,但是否成功發送到每個郵件地址仍然是可統計之數據,收信人讀完郵件,是否點擊回到網站也同樣可追蹤。郵件行銷雖然傳統,但確實有效且不受Cookie禁 用、手機App停止數據追蹤影響。